今日更新消息 如何完善保障或者做實中醫藥機構的發展?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回應
- 编辑:桴鼓相應網 - 67今日更新消息 如何完善保障或者做實中醫藥機構的發展?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回應
8月2日(周二)上午10:00,國家衛生健康委就黨的十八大以來中醫藥政策體係完善和服務能力提升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有關司局、基層醫療機構負責同誌和有關專家將出席,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中醫藥政策體係完善和服務能力提升有關情況,並回答媒體提問。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廣記者:當前,其實群眾能夠就近方便地享受到中醫藥診療服務,但是在我們的采訪中發現,一些基層中醫藥機構的服務能力還是比較薄弱,與群眾的期待也是有一定的差距。我想請問的是,這十年來從國家層麵上出台了哪些政策措施,來完善保障或者做實中醫藥機構的發展,下一步有怎樣的舉措?謝謝。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副司長 趙文華:您提的這個問題非常好。十年來,我局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實施了“十二五”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以及“十三五”行動計劃,“十四五”行動計劃正在按部署認真的組織實施,夯實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
一是強化縣級中醫院的龍頭作用。支持約850家縣級中醫院基礎設施建設,開展500家縣級中醫院全麵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建設和原全部貧困縣中醫院能力提升建設,縣級中醫院中醫診療能力明顯提高。截至2020年底,已設置縣級中醫院的縣域1615個,占全國縣級區域的86.32%。
二是持續推進中醫館建設。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館建設,提升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藥綜合服務區(中醫館)綜合服務能力。2012-2022年,這十年間中央財政累計投入支持了3.67萬個中醫館建設。截至2022年底,全國有85.38%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80.14%的鄉鎮衛生院設置中醫館。到2022年底,基本實現全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中醫館全覆蓋。
三是加強縣級非中醫類醫療機構中醫科室建設。提升縣級綜合醫院、專科醫院、婦幼保健機構中醫藥服務設施配置,加強中醫臨床科室、中藥房建設。截至2020年底,有87.43%的縣級綜合醫院和63.97%的縣級婦幼健康服務機構設有中醫科,82.53%的縣級綜合醫院和52.82%的縣級婦幼健康機構設有中藥房。
四是鼓勵社會力量在基層辦中醫。鼓勵社會力量在縣域舉辦中醫類別醫療機構,支持名老中醫舉辦診所,保證社會辦非營利性中醫醫療機構和政府辦中醫醫療機構在準入、執業等方麵享有同等權利。截至2020年年底,全國門診部達到了3544個,診所達到了6.3萬個。
目前,以縣級中醫醫院為龍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為主體,縣級綜合醫院、婦幼保健機構等非中醫類醫療機構中醫藥科室為骨幹,社會辦中醫院、中醫門診部、診所為補充的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逐步完善。
今天北京豐台蒲黃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劉宏主任也到我們這兒來了,下麵請她做一些補充。謝謝。
北京市豐台區蒲黃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 劉宏:近年來,也是受益於國家基層中醫藥政策支持,我們蒲黃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館基礎條件明顯改善、服務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現在,我們的中醫館也是一座百姓身邊的中醫藥博物館,患者不光在中醫館裏看病也在感受中醫藥文化。同時,大力發展中醫全科的醫針藥團隊的學科建設,通過國家級、市(區)級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名中醫身邊工程的推動,目前中醫團隊能力有了顯著的提升。團隊中我們擁有首都中青年名中醫、社區經典傳承標兵,我們中醫類別醫師的人數占到全院醫師總數的50%。我們可以為轄區的居民提供中醫內、外、婦、兒、針灸、骨傷、推拿、中醫心理、居家上門等多個領域的疾病診治和健康管理,使轄區居民不同層次的健康需求在家門口就可以得到解決。謝謝。
文章轉載自:新浪新聞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